
蛋白質(zhì)分離純化總體原則
1)純化前對樣品的來源,目的蛋白的理化性質(zhì)及生物活性要做充分了解。
2)純化前明確純化所要達到的目的及目標。
3)根據(jù)所要達到的目的在回收率,純度,成本等之間合理取舍次要指標,把主要指標放在第一位。如科學研究,鑒定蛋白結(jié)構(gòu),純度就是第一指標,回收率等次之。
蛋白質(zhì)分離純化過程
純化每一步都充分利用目標蛋白和雜質(zhì)成分理化性質(zhì)差異。如大腸桿菌菌體蛋白大多是一些低分子量蛋白(<50000Da),且酸性蛋白較多。
蛋白純化方法的選擇
根據(jù)蛋白理化特性選擇分離材料和純化方法,避免利用相同技術進行多次純化;對純化方法,及各種方法的適用性,各種方法的差異性做充分的了解。如排阻層析不適合用于分子量相差不到10%的樣品的分離。
蛋白質(zhì)分離純化不同階段突出重點
1)純化早期盡量減少樣品處理體積,方便后續(xù)純化;如目的蛋白在發(fā)酵液中,前期用鹽析,膜過濾等方式去除大量的水分和小分子雜質(zhì)。
2)純化后期由于樣品處理量和雜質(zhì)量都已減少,可使用價格昂貴的高效分離材料進行精制,利于降低分離純化成本,提高產(chǎn)品收率和純度,實現(xiàn)工藝性價比最優(yōu)化。
層析方法 |
親和層析 |
凝膠過濾層析 |
離子交換層析 |
疏水層析 |
分離機制 |
特異性親和 |
大小 |
電荷 |
疏水性 |
選擇性 |
非常高 |
中等 |
高 |
高→中等 |
載量 |
高 |
低 |
高 |
高 |
純化速度 |
中等 |
中等→低 |
高 |
高 |
生物相容性 |
好 |
非常好 |
好 |
中等→好 |
目標蛋白的得率 |
高 |
高 |
高 |
中等→高 |
捕獲濃縮階段 |
+++ |
+ |
+++ |
+++ |
中間純化階段 |
+++ |
+ |
+++ |
+++ |
精致純化階段 |
++ |
+++ |
+++ |
+ |
相關專題:
重組蛋白
蛋白提取純化